華夏流影 # 1:身體與景觀
卡爾維諾曾言,時間在城市中清晰可見,城市中的建築和紀念碑猶如人類共同歷程的化石,喚起緬懷與憐憫。「身體與景觀」呈現四部交織於不同城市空間的舞蹈影像,舞者們穿梭都市風景,尋求與深埋其中的歷史碎片進行親密對話。
《舊城空白日記》於澳門司打口展開,這裡曾是清朝首個鴉片專用碼頭與稅務重地,經歷時光洗禮從繁忙埠頭蛻變為茶肆、從熱鬧街市轉化為寧靜休憩之所。《消失於黑白之間》則置於台灣謎樣的日治時期建築中,導演運用張力十足的蒙太奇,刻意錯置聲音與影像,譜出伴隨舞者優雅動作的不和諧樂章。《身城如事》追隨香港藝術家橫越9,450公里抵達比利時科特賴克,在這遙遠的歐洲城鎮中追溯關於成長、離散與情感共鳴的跨文化迴響。《迴家》回歸香港唐樓,舞蹈在迷宮般的走廊中綻放,揭示身體與鏡頭如何煉化日常空間為夢幻景象。
舞蹈蛻變為身體的「地景藝術」 (Land art),悄然滲入城市律動,與地景本身融為一體。這些影像為觀者開啟嶄新的視角之門,揭示城市隱藏的靈魂與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