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月:同聲同氣 - 三代香港女同志的愛慾生命

在香港,當我們走在大家小巷,總會見到女同志的身影:有時候是性別表達比較不一樣的俊俏女子,有時候是成雙成對的女同志戀人,女同志在公共空間的能見度甚至可以說是比男同志更高;但另一方面,女同志一向被認為是相對隱形的:香港鮮有針對女同志的嚴重攻擊,在法律及政策層面,既沒有針對女同志的法例,也沒有關注女同志健康的服務。香港的女同志就是在這個既能見又隱形的狀態一直存在於我城的空間及歷史之中。

生於1930年代末至1950年代末的香港女性,經歷過2000年代銅鑼灣盛極一時的女同志社交圈的一代,成長於互聯網交接年代的80後,到線上線下互動不斷、「酷兒」認同漸漸取代同志身分的今天——在性別、性取向以及社會大環境的互動之下,她們如何在這個城市開拓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女同志的經歷與社群歷史的獨特之處從何說起? 適逢《同聲同氣:香港年長女同志口述史》出版及電影《從今以後》上映,黃鈺螢博士特別邀請到《同聲同氣》兩位作者鄧芝珊教授及獨立記者伍詠欣談新書的研究及寫作歷程。兩代本地女同志研究者聚首一堂,談三代香港女同志在能見與隱形之間的生存狀態,以及有關的歷史書寫。